永遠的家人:兩個家庭雙倍愛

好繼爸媽訓練(二)

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​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
    • 成人個人輔導
    • 兒童及青少年個人輔導
    • 研究調查
    • 生命成長小組
    • 諮詢熱線服務
    • 家長教育 >
      • 「做個好『繼』爸媽」親職講座
      • 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
      • 離婚再婚法律知多少?
      • 琴瑟奏鳴再婚路
    • 專業培訓 >
      • 離婚再婚家庭學生危機訊號辨識訓練
      • 為青少年修翼再展翅
      • 同行再婚成長路
    • 公眾教育 >
      • 支援手冊
      • 假如我是灰姑娘的家人……徵文比賽
      • 《1+1的家》再婚再婚家庭兒童繪本兒童繪本
  • 資源庫
    • 短片推介
    • 好書及文章推介
    • 傳媒報道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聯絡我們

「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」活動花絮
  蘇盈盈  實習神學生整理

父母「再婚」,孩子有何想法、感受及挣扎,這個新的家庭對他們有什麼影響?

他們會經歷什麼樣的歷程?再婚父母在這議題上如何可以幫助孩子、與他保持開放的對話?這些都是很多再婚父母面對的問題。

有見及此,明光社於10月19日晚上舉辦了「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」講座,參加者包括考慮或已經再婚的家長及支援者。當晚由區祥江博士-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(輔導科)主講,他透過不同案例分析再婚者面對組織家庭的挑戰及內心掙扎,帶出再婚夫婦關係不和對孩子造成的禍害,而穩固和恩愛的夫妻關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
許多時候,再婚家庭的孩子通常希望原生父母能夠復合,但當他們夢想幻滅時便需要時間適應現實。有研究指出,再婚家庭的成員能認定彼此是一家人的年期需要四至九年或以上,取決於適應過程是否順利。

面對再婚,家庭成員必需有愛心及耐性來共同經營,繼父母與原生子女的關係可能非常複雜,大家的相處及期望可能會千變萬化,要包容新配偶及孩子,繼父母不要期望自己能夠完全取替原生家長。一般而言,繼父與繼子女的關係較為疏離。

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,繼父母對待親生與非親生子女的態度不應有偏袒,免得惹來孩子不滿。原生家長和繼家長需要明白:雙方一致的管教方式能免去孩子成為夾心人的張力,兩個家庭因此需要建立和睦的連繫。

當晚還邀請了親和藝術創辦人Franky 及Minnie 夫婦二人現身說法,他們以既感人又激勵的經歷分享再婚的辛酸與盼望。面對長年累月與繼女Zoe的磨擦時,Minnie常以歌詞「要靜候、再靜候」勉勵自己,當關係未到時仍需持守。乃至今天,Zoe親母會向Minnie致謝,每逢節日兩家都會聚首一堂慶祝,見證兩個家庭真的能帶給孩子雙倍祝福。Franky亦分享到在孩子的管教上,他常以他們的感受為先,讓他們感受到平等、受尊重及被聆聽。
​
講座期間有參加者提問,在這一路走來艱辛的路上,有什麼動力驅使兩人繼續維繫這個家?回答是「愛是一切關係的開端」。愛使他們為問題尋找出路,其中包括尋找社工和機構幫忙,以梳理及維繫家庭關係。深願再婚家庭亦能以此為借鏡,並體驗再婚也可以滿載幸福和盼望!

活動詳情

圖片
孩子面對父母離婚又再婚的狀態轉變,需要適應新環境、新身份及新而繁複的關係網絡。若能在過度期,父母和其他的重要人物提供足夠及適切的支援與諒解,再婚家庭的孩子在學習、情緒健康、外顯行為及人際關係等範疇上,會出現較少的問題和較好的表現。當孩子見到離異父母之間在管教上合作友善,而與繼父母相處愉快時,他們與一般家庭的孩子表現相近。是項活動正為支援家長及照顧者達成以上目標而舉辦,活動詳情如下:​​
網上報名
​下載報名表格
​日期:2018年10月19日(五)
時間:晚上7:30-9:30
地點:明光社訓練中心
(九龍荔枝角長裕街8號億京廣場11樓1105室,近荔枝角地鐵站A出口)

內容
1. 再婚家庭孩子面對的危機
2. 家庭成員關係增潤及衝突管理技巧
3. 協助孩子適應新的生活和人際關係網絡
4. 促進原生父母與再婚父母以孩子為本的協調和合作

講員
區祥江博士
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 (輔導科)

爸爸繼媽心聲分享
分享嘉賓:Minnie Chan & Franky Lam ​
親和藝術創辦人
(參與過香港電台電視部《修復時刻》之〈修補我的家 〉電視節目
)

對象:考慮或已是離婚/再婚/重組家庭成員,其子女照顧者
費用:全免(參加者可獲贈支援手冊一本)
查詢:2768 4204 朱先生

網上報名
​下載報名表格
圖片來自:freepik.com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
    • 成人個人輔導
    • 兒童及青少年個人輔導
    • 研究調查
    • 生命成長小組
    • 諮詢熱線服務
    • 家長教育 >
      • 「做個好『繼』爸媽」親職講座
      • 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
      • 離婚再婚法律知多少?
      • 琴瑟奏鳴再婚路
    • 專業培訓 >
      • 離婚再婚家庭學生危機訊號辨識訓練
      • 為青少年修翼再展翅
      • 同行再婚成長路
    • 公眾教育 >
      • 支援手冊
      • 假如我是灰姑娘的家人……徵文比賽
      • 《1+1的家》再婚再婚家庭兒童繪本兒童繪本
  • 資源庫
    • 短片推介
    • 好書及文章推介
    • 傳媒報道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