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的家人:兩個家庭雙倍愛

好書及文章推介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
    • 成人個人輔導
    • 兒童及青少年個人輔導
    • 研究調查
    • 生命成長小組
    • 諮詢熱線服務
    • 家長教育 >
      • 「做個好『繼』爸媽」親職講座
      • 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
      • 離婚再婚法律知多少?
      • 琴瑟奏鳴再婚路
    • 專業培訓 >
      • 離婚再婚家庭學生危機訊號辨識訓練
      • 為青少年修翼再展翅
      • 同行再婚成長路
    • 公眾教育 >
      • 支援手冊
      • 假如我是灰姑娘的家人……徵文比賽
      • 《1+1的家》再婚再婚家庭兒童繪本兒童繪本
  • 資源庫
    • 短片推介
    • 好書及文章推介
    • 傳媒報道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聯絡我們
LATEST

再婚家庭如何讀懂孩子

傅丹梅
明光社副總幹事

圖片
​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 腹中的胎是他的賞賜。」
《聖經新譯本》〈詩篇127﹕3〉 

香港近年有一個奇怪現象,就是離婚率與再婚率非常接近,都是三、四成左右2016年兩者更是幾乎一樣,離婚率是34.3%,再婚率則是34.6%,這現象恰恰就是錢鍾書在《圍城》裡描述的一樣「婚姻就像一座圍城,外面的人想進來,裡面的人想出去。」成年人在感情世界兜兜轉轉,結婚、離婚、再婚、再離婚……,尚且會感到身心俱疲,假如每一段婚姻都有一個子女,那麼,這些小朋友的需要實在不容忽視......
閱讀全文

書籍推介

兒童及青少年

圖片

《爸爸媽媽 還愛我嗎?》繪本

爸爸媽媽離婚了,小朋友有甚麼期盼呢?透過這本繪本,我們能了解多一點。

香港社會服務聯會
香港: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  ,2018年。
圖片

《我有兩個家》共享親職故事書 (孩子篇)

​香港家庭福利會
香港:香港家庭福利會,2016年。
​以繪本形式,呈現10個經常出現於離異家庭的生活片段,親職協調員會提供專業意見給離異父母與孩子,鼓勵孩子表達心聲。
詳情
圖片

永遠的父母-離婚家庭支援手冊
(小四至中六學生適用)

明光社
香港:明光社。2017。

​​
父母、照顧者及支援者

圖片

《不一樣的兩個家》共享親職故事書
 (家長篇)​

香港家庭福利會
香港:香港家庭福利會,2016年。
​

以繪本形式,呈現12個經常出現於離異家庭的生活片段,讓家人看見自己的位置並重新定位。親職協調員向父母介紹「兒童為本」共享親職的理念。
詳情
圖片

童年的困擾﹕親子溝通藝術
(增修版)
​​

Haim G. Ginott 著
Alice Ginott, H. Wallace Goddard增修
張宜均、李金好譯
香港:基督教文藝出版社,2016年。
​​

雖然此書是六十年代的作品,但也是一本跨時代的工具書,協助父母提升親子溝通技巧、走進兒童世界、洞悉他們的感受,並能智慧地作出回應。
詳情
圖片

婚之恩.分之痛

李耀全、黃麗彰、陳維梁、楊錫鏘、甄鳳玲、陳玉麟、盧龍光等
突破出版社
​2009年

枕邊人昔日信誓旦旦,今天竟然一去不回?美滿的婚姻,予人生命動力;相反,婚姻一旦解體,無論是離婚或喪偶,都會帶來莫大的心靈創傷,包括情緒上的衝擊、人生觀的動搖,以及自尊受損等......
圖片

家庭新組曲

社會福利署 家庭生活教育資料中心
2003年

本小冊子就重組家庭所面對的挑戰提供許多錦囊妙計,雖然出版至今相隔15年,但當中的內容精簡扼要,為現正考慮或已經再婚的人士、父母、身邊人提供了一個入門好工具。
詳情
圖片

永遠的父母-離婚家庭支援手冊
(離婚人士及支援者適用)

明光社
香港:明光社。2018。
圖片

離婚與再婚-基督徒的觀點

陳若愚主編
香港:宣道出版社。2014。
Picture

幸福的實踐

黃麗彰
香港:突破出版社。2015。

文章推介

吳小姐遇上鄧先生

圖片
​五歲開始認識父親吳先生,從小便感受到他對我的接納。單親孩子對繼父的抗拒,恐懼在所難免,但他卻持續地用行動告訴我一個訊息,雖然我與他不同姓氏,但「他」不單是我家人,更是我「父親」......
閱讀全文

最愛是誰?

圖片
​我是偉明(化名),五年前我與樂彤(化名)結婚。樂彤曾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,我們是經過朋友介紹而認識的。與我交往期間,樂彤坦誠的對我分享,她曾結過婚以及最終選擇離婚的原因——丈夫有第三者......
閱讀全文

一位離婚再婚家庭孩子的告白

圖片
我,今年15歲,男,今晚好想分享我的故事,應該說是我的家事。
 阿爸阿媽在我小四時離婚,撫養權歸阿媽。我今年讀中二,因為我小四同中一都留過級。小六那年,媽媽認識了一位叔叔,同我們去玩了幾次,然後問我喜歡他做我的爸爸嗎?我說不喜歡,他倆以為我講笑,其實我一D都唔識笑!......
閱讀全文

面對婚姻家庭衝擊 輔導牧養互相補足

基督教週報 第2808期,17/6/2018
圖片
隨着社會家庭問題愈趨複雜,教會亦無可避免面對挑戰,教牧同工如接受輔導訓練,將有助牧養及更有效關顧信徒需要。中國浸信會神學院已於六月八日,假中華傳道會牧幼堂舉辦「輔導與教會牧養」專題講座,探討當婚姻與家庭遇到衝擊,輔導如何能與教會牧養產生協同效應......
閱讀全文

再婚家庭的甜蜜與挑戰

傅丹梅
明光社副總幹事
11/6/2018
Picture
亞強五年前因為妻子出軌而與她離婚,帶著三歲的女兒程程繼續生活。亞強去年開始一段新的戀情,對象亞儀也是離過婚的人,有一個五歲的兒子,亞強和亞儀都在婚姻中受過傷害,故彼此非常明白對方。雖然雙方都覺得獨力照顧小朋友很勞累,結婚在一起都可令大家輕鬆一些,但卻擔心兩個小朋友未能適應新的家庭,因此遲遲未有結婚決定。......
閱讀全文

再度結婚,重新平衡

圖片
羅玉麗
「永遠的家人:兩個家庭雙倍愛」計劃項目統籌經理
明光社,11/6/2018
閱讀全文

再婚家庭也可以滿載幸福

Picture
圖片來源
羅玉麗
「永遠的家人:兩個家庭雙倍愛」計劃項目統籌經理
明光社,25/5/2018
閱讀全文

區祥江:再婚前要考慮清楚

Picture
圖片摘自《時代論壇》
《時代論壇》 。 2018年4月。
閱讀全文
Picture

電影《雙親不相愛》(Loveless) 的有感而發(家庭篇)

最近看了這齣俄羅斯電影,講及兩夫婦關係破裂,打算離婚再尋幸福,二人對撫養孩子的權利視為負累,你推我讓。正值青少年期的兒子感到傷心不已,認為自己不受歡迎,結果離家出走。電影接著的部分是父母因而引伸的反應,筆者不喜歡劇透,故有興趣者可購票或影碟觀看......
閱讀全文
Picture

電影《雙親不相愛》(Loveless) 的有感而發(支援者篇)

在〈電影《雙親不相愛》(Loveless) 的有感而發(家庭篇)〉一文中,筆者從家庭關係的角度出發。由於看過部分影評,主要都是談及劇情及拍攝的編排如何突顯父母、執法機關的冷漠。在觀看電影之時及之後,筆者卻被一群義工吸引:他們來自不同專業及階層,無私地在冷雨、飄雪、森林、陡坡、危樓的環境中,甚至要到遙遠的地方進行搜索,也在所不辭。加上領袖的專業、認真與委身,直率又具憐恤,實在令筆者佩服,也在冷酷功利的世代感受到點點暖流......
閱讀全文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
    • 成人個人輔導
    • 兒童及青少年個人輔導
    • 研究調查
    • 生命成長小組
    • 諮詢熱線服務
    • 家長教育 >
      • 「做個好『繼』爸媽」親職講座
      • 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
      • 離婚再婚法律知多少?
      • 琴瑟奏鳴再婚路
    • 專業培訓 >
      • 離婚再婚家庭學生危機訊號辨識訓練
      • 為青少年修翼再展翅
      • 同行再婚成長路
    • 公眾教育 >
      • 支援手冊
      • 假如我是灰姑娘的家人……徵文比賽
      • 《1+1的家》再婚再婚家庭兒童繪本兒童繪本
  • 資源庫
    • 短片推介
    • 好書及文章推介
    • 傳媒報道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聯絡我們